文/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丽
今年上半年,《流浪地球2》以“50天票房突破40亿”创造了中国科幻电影史的奇迹。该系列对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意义在哪?近日,知名导演狄杰在接受采访时指出,《流浪地球》系列为中国的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,而在未来,中国科幻电影还需在题材的多样化上多下功夫。
记者:有人认为,从票房来看,《流浪地球2》已经与《阿凡达:水之道》这样的好莱坞硬科幻电影不相上下,您怎么看?
(资料图)
狄杰:电影票房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市场的认可,但并不能真正定义一部电影的好坏。我不认为票房最高的就一定是最好的电影,但无法否认的是,票房的高低却能决定像《阿凡达》和《流浪地球》这种超级电影IP的未来走向。《阿凡达》系列代表了目前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天花板,而《流浪地球》系列也代表着目前中国科幻电影的最高水平。
在《阿凡达》系列中,导演詹姆斯·喀麦隆带领团队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:一个外太空星球,以及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植物、动物和当地的土著。影片的故事发生在这个对观众来说完全陌生的外太空星球上,地球人只能算是“外来的入侵者”。导演喀麦隆带领团队花费了数年时间和巨大的资金投入,特意为《阿凡达》系列电影研发了一套全新的3D影像技术,创造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影像奇观和梦幻世界。《阿凡达》的关键词是创新和创造。
《流浪地球》的故事发生在“末日期”的地球,是典型的以灾难为主题的影片。导演郭帆和原著作者刘慈欣曾多次说过,他们追求的是真实度和可信度,尽可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,让观众相信他们看到的。《流浪地球》的关键词是真实、灾难、团结和拯救。它们虽都属于硬科幻类型的电影,但无论从影片的主题、世界观,还是故事的发生地都截然不同,所以两部影片很难简单类比。
记者:您觉得《流浪地球》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在哪儿?
狄杰:郭帆导演和团队在制作《流浪地球》系列的过程中,几乎是从无到有、一点一滴地构建起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制作体系,这个意义是巨大的,是跨时代的。
很多人可能不知道,中国早在1938年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科幻电影:《六十年后的上海滩》。现在大家看可能不觉得什么,但电影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是相当震撼的。之后国内还陆续出现过几部颇有知名度的影片,如《珊瑚岛上的死光》(1980年)、《霹雳贝贝》(1988年)等,但可惜的是当时中国科幻电影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化体系。
《流浪地球》系列的制作团队,在仅仅的几年时间里,基本从零开始,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构建起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工业化制作体系。据郭帆导演说,《流浪地球2》里6000多个视觉特效镜头都是中国团队自己完成的。在拍摄《流浪地球2》时,搭景的棚有100多万平方米,相当于126个足球场;团队为电影制作了95000多件道具和服装,量身打造了许多装备和武器。这些工作,不仅需要众多的人才和精确的分工、协作和配合,最终更需要一个工业化的制作体系来支撑。《流浪地球》团队做到了,他们为中国硬科幻电影打下了地基,建起了高楼,更为中国的科幻电影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。
记者:您觉得未来中国科幻电影有哪些提升的空间?
狄杰:中国科幻电影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,成长空间同样巨大。随着《流浪地球》系列的成功,科幻电影故事题材的多样化是我们在未来必须要面对的。创作者必须打开创作的想象空间,让故事更丰富,让观众有更多的选择。创作者要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,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,但不是模仿和借鉴,而要有自己的创新和创造,不断的夯实和提高与科幻电影相关的技术和工业化的成长。只有这样,才有可能走出我们自己的一条科幻电影工业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之路。